覃胤长歌
字大
默认
字小
夜间
日间
默认
护眼

第三章 浮玉山五贤

分享到:
关闭

婉转而悦耳的歌声听起来让人心旷神怡,孟琳珊身着浅粉色的衣衫坐在瑶琴之前,犹如出水荷花一般。

贺霖静静的望着,爱情的种子在少年心中慢慢发芽。

虽然一年只见四次面,但是五人的关系却很好。

随着年龄的增长,少年们学的知识越来越多,思想也在不知不觉间转变,思想的转变直接影响兴趣的改变。

时间过去了三年,五人再相聚时,讨论的话题已经涉及到了做生意、朝堂政治,玩的行酒令也变成了对诗。

贺霖的魄力修为已经达到了五阶,然而这没什么用,众人很少谈论到武学之事。

在与四人的交流中,贺霖知道了与兵户们谈论的不一样的世界。

如果说进入卫所之前贺霖接触的是纯粹武人的世界,那么进入卫所后就是兵户的军事世界,而现在贺霖了解到了掌控覃国的士族精英的世界。

在成长中生活环境的转变,带来对世界认知的改变,这让贺霖产生了疑惑,比如现在贺霖就觉得练武不如读书好,所以贺霖现在没事也会看一些四书五经和诗词歌赋,以其望增长学问拉近与其他四人的距离。

贺霖一个人坐在河边的石头上,他有种感觉和其他人的感情没有以前那么近了。

沈嘉仪走了过来,一副气鼓鼓的样子。

“你这是怎么了?”贺霖有所不解。

“他们说我们两个是莽夫。”沈嘉仪回道。

“这话是谁说的?”贺霖追问道。

“我哥哥说的,我不小心听到的,志恒和琳珊姐也表示赞同。”沈嘉仪说道。

“你之所以生气是因为潘志恒对你的看法吧?”贺霖问道。

“你怎么知道?”沈嘉仪反问。

“某些人在我面前横的和秃尾巴狗一样,但在潘志恒面前却温顺的像一只小猫,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?”贺霖戏谑道。

“你才是秃尾巴狗呢,难道你就不在意琳珊姐对你的看法?”沈嘉仪直接跳脚。

“我没和你说过吧?”

“那还用说,你看她的时候魂都没了。”

“可是潘志恒和孟琳珊才是互相倾慕的对象。”贺霖略有所思,“要不咱们结盟吧,你帮我拿下孟琳珊,我帮你搞定潘志恒。”

“这样不好吧,我们会不会变成坏人哪。”沈嘉仪看着贺霖小声说道。

“呵!”贺霖笑了,“那咱们还回到原来的问题上,你介意别人说你是莽夫吗?”

“我介意。”

“那你是想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,还是想活成别人想要的样子?”贺霖继续问道。

这一问把沈嘉仪问住了,一时间不知如何回答。

其实这个问题也是贺霖在问自己,要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,就不能太看重别人对你看法,不能让别人的想法影响到你的理想。

怎么样做到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,那就需要在理想和实际能力之间找到一个平衡,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,那样就不迷茫了,该做的去做,该放弃的就放弃。

练武贺霖认为是自己的根本,所以不能放弃,那么其它的无论是和文奉贤学习兵法还是去学四书五经,必要时都是可以放弃的,尤其这些四书五经,自己也没打算去科举,所以随便看看就好。

你在别人眼里就是一介莽夫,这没什么丢人的,不是你认识别人,就是别人的朋友,也不是你是别人的朋友,在别人心中就会很重。

人就是这样不怕有疑虑,只要能把疑虑想明白了,心也就通达了。

贺霖想通了心中的疑惑,整个人都感觉轻松了不少。

“人最重要的还是为自己活着,他们认为我们是莽夫,那就让他们那么想好了,我们做好自己就行了。”贺霖说着拿起一根手指粗细的树枝向水中戳去。

“你看至少莽夫抓鱼就比较方便。”贺霖把树枝的另一端拿出水面时,赫然有一条鱼被插在了树枝上。

“除了抓鱼还有别的好处吗?”沈嘉仪不甘心的问道。

“有啊,跟别人打架的时候,很少挨揍。”贺霖一本正经的答道。

沈嘉仪撇撇嘴没有再说什么,多少有一点认同贺霖的歪理。

“走吧,咱们过去和他们对诗去。”贺霖拿起几根插着鱼的树枝说道。

“你不是从来都不对诗的吗?”沈嘉仪跟在贺霖身后。

由于贺霖不再那么自卑,所以也就没那么拘谨了,这反而让气氛好了许多。

所谓对诗,其实也是几人对自己胡诌拽文的自我赞美,年轻人总喜欢把自己比做一些大人物。

对诗惯例就是有人先起一个题目,然后后面的人根据情形往下接龙。

“初日照高林。”沈皓率先出题。

“幽谷生紫烟。”潘志恒跟了第二句。

“群贤松下坐。”孟琳珊心思细腻,也感觉到了几位少年之间心思的较量,尤其不想贺霖太难看,于是就想圆一下场,把几人比做是贤者。

“笑谈一溪间。”贺霖也不管是否工整张口就来,终于有胆量说出一句打油诗了。

“好诗啊,好诗。我们不如就此一起起个名号如何?”沈嘉仪赶紧趁着气氛圆场。

“好啊,我同意。”

“想我五人也算当世俊杰,不如就叫邑州五俊如何?”

“邑州五俊太大了,不如叫南昭五杰。”

“还是叫浮玉山五贤吧。”

“浮玉山五贤好。”

“附议。”

相聚的时间总是短暂,即使最好的朋友也有不同的命运,聚会完仍然要各忙各的。

翻过年后贺霖进入了十六岁,而贺霖的魄力修为已经达到了六阶,这已经和南昭东卫指挥使的修为持平了,然而除了家里人只有文奉贤感到了这一点。

贺霖个人修为的提升没有让一家过的更好,因为这一年邑州和紧邻的岚州闹了旱灾,整个春夏竟然都没下过雨,稻田干涸溪水断流。

还没到秋收的时候兵户们就坐不住了,没有收成拿什么交税,把口粮交了税那人不得饿死。

兵户们选出代表决定联名上书,要求减免今年的赋税,最不济把今年的赋税拖到明年收成好了再交。

南昭东卫的联名书送到了卫指挥使薛道然那里直接被扣住了。

自从覃国废除卫所征兵后,卫所的兵户都保留下来,而征得赋税不用交到户部,那么都去哪了呢?自然是被从被从千户到卫指挥使再到兵部的各级官员瓜分了,要知道全国有一百多个卫所,收的税也不是小数目,既然要私吞这些税那还需要打点朝堂的一些官员,不至于咬住不放。时间久了人们也关注不到卫所的事情了,也就没人再提了。

兵户们要求减免赋税,那孝敬上头的钱从哪出,所以薛道然根本没想过把联名书上交。

play
next
close
返回
X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