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1章出谋划策,祁同伟布局东山!
伪戒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51章出谋划策,祁同伟布局东山!,主角任也的小说星痕之门,伪戒,龙腾小说网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“祁同伟啊,祁同伟!” “如今我的近况,还真被你说中了。” 天空星河密布,满天星斗高挂之际。 有人在光明区仰观宇宙,俯察天地之大,有人电话传音,欲和弟子商讨大事。 “老师!” “您又发生变动了?” 另一边,东山市内。 祁同伟回到家中,接到了来自高育良的电话,电话中,高育良说了一下他的现状。 “赵瑞龙的批文,李达康没有过,他推给了我,我也没有同意,反手推给了他。” “赵瑞龙被我们俩个耍的团团转,恼羞成怒之下,给赵立春书记打了一通电话!” “现在我和李达康,全都被调离了吕州市,正打算去林城市,上任一二把手呢!” 高育良开口说道,语气十分清淡。 “林城市!” “老师,这可是我的家乡啊!” “当初李达康从京州市委下放,来到林城市金山县城,在这里担任了基层主官!” “因为干出了成绩,他这才被调到了吕州市担任副市长,一步一步干到了现在!” “我们林城虽然穷,但也更容易出成绩,现在老师你啊,还真是我的父母官!” 祁同伟说到这里,不禁笑了一笑。 “你这个臭小子!” “现在都什么时候了,你还在打趣我,真是越来越没有分寸了,一天净瞎胡闹。” “林城市的底子薄,我也很发愁啊!” 高育良忧心忡忡,不禁对祁同伟说道。 “老师!” “搞gdp,李达康擅长啊!” “您作为一把手,只要营造好良好的营商环境,有李达康在,您害怕什么啊?” “闻道有先后,术业有专攻!” “搞政法工作,您是一把好手,搞经济工作,这一点还得看看咱们的达康市长!” 祁同伟不禁说道,让高育良大胆放权。 李达康在林城市干出了成绩,他高育良也能分润一分功德,这事儿不干白不干呐! 送上门来的好处,这不吃白不吃! “林城作为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,即使营商环境再好,也没什么核心竞争力啊!” 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,这事儿难办啊!” 高育良不禁开口,对着祁同伟说道。 “老师!” “我倒是有几个不成熟的意见!” “林城市的gdp,常年排名全省倒数前三,人口有一百二十万,确实令人头疼!” “咱们可以转变思路,把令人头疼的煤炭塌陷区,改造成为大型的人工堰塞湖。” “如此一来,既解决了生态问题,又能借机打造旅游度假区,提升城市知名度!” “咱们可以在林城筹办大型体育活动,借此拉动经济,带动当地的旅游发展。” “二来,也可以顺势发展第三产业!” “至于煤矿的矿山,咱们也不要放过,可以依托有利地形,大力发展绿色农业。” “如此既可以解决矿山的绿色修复,在注重环保的同时,又能创造经济价值。” “要知道,细水长流才是王道!” “真正的生意人,只赚取有限的利润,暴利的生意都长久不了,大家懂的都懂!” “前面这两项工作全都做好了,下一步咱们就可以依托当地的城市招商引资了。” “我这里有几家高新技术产业,您要是把他们全都拿下了,保举你能上位省长!” 祁同伟开口说道,随即他向高育良推荐推荐了大马和小马,让他们落户到林城市。 “按你这么说,倒是大有可为!” “不过想要打造林城的经济开发区,营造科技产业园,这都需要不少的资金啊!” “我赴任以后,上哪儿去搞钱?” 高育良不禁开口,对祁同伟说道。 “老师,你看,你又急!” “我话都没说完呢,你别干着急啊!” “林城以前曾是资源型城市,只是因为矿产资源枯竭,经济这才一天不如一天!” “不过俗话说得好,瘦死的骆驼比马大,完整的工业产业链就是你们的优势!” “我现在上任了东山市的市长,又在咱们东山市境内,发现了一座巨型稀土矿!” “这座稀土矿储量丰富,足够开采上五十年,因为技术不到位,一直没有动工。” “现在好了!” “您上任林城市一把手,我也找到组织了,咱们师徒相互合作,刚好共图大事!” 祁同伟图穷匕见,说出了自己的来意。 “好一个祁同伟!” “原来你在这儿等着我呀!” 高育良笑骂一声,当下又开起了玩笑。 这一件事情,两人合则两利,分则两散,两人又是师生关系,更不能干看着了。 “这件事情,我拍板同意了。” “待我上任,一定会跟你洽谈此事。” “到时候,我来到你们东山市,还希望你这位大市长,不要吝啬你的招待啊!” 高育良开口,胸中的郁气散了大半。 “好说,好说!” “但凡您来东山,我一定扫榻相迎!” 祁同伟不禁开口,两人又闲聊一阵,等到彻底敲定下了这件事,这才挂断了电话。 做完这一切,祁同伟又给自己的老同事,军工厂的副厂长,郑博文打去了电话。 祁同伟在军工厂任职时,搞出了几件大事,身上功劳在身,又被调到了地方任职。 祁同伟调走以后,以前的三个副厂长也得到了高升,又被调往了其他军工厂单位。 其中的郑博文,郑副厂长,他被调到了洞八拐军工厂担任书记,又往上提了一级。 这个军工厂,主攻材料研制工作,有点类似于国营的大型轧钢厂,为正师级单位。 这一次,祁同伟打电话给他,正是为了谋求合作。 毕竟稀土的开采工作,他刚才已经解决了。 稀土的提炼和加工,正好可以落在军工厂身上,军民合作,大家也能共同进步嘛! 祁同伟不是一个吃独食的人,他做人的宗旨,大家也都知道,是个老席面师傅了。 很快,在祁同伟的交涉下,稀土的提炼和加工工作,迅速被落实到了具体的实处。 祁同伟给两方的选择,全都是以技术入股,在东山市当地建厂,并开展正式工作。 如此一来,即可以吸引外来资金,又可以为当地创造高额税收,并提供就业岗位。 一举两得,何乐而不为。 如此双赢的局面,也唯有祁同伟才能想的出,所以做人做事,自身格局全都要大! 处理完这件事情后,祁同伟又将注意力转移到了三农工作中,这是他准备的王炸。 三农问题,在九六年被正式提出。 不过现如今的领导干部,还未重视起三农工作的重要性,但祁同伟却并非凡人。 如今的东山市,农业基础薄弱,农村发展滞后,农民增收困难,才会走上邪路。 面对以上种种问题,祁同伟特地起草了三农工作的文件,打算推动农村改革发展! 当官一任,自当造福一方! 祁同伟也深刻认识到,他当上东山市市长以后,一定要为东山人民做一些实事儿! 但至少,祁同伟他也要努努力! 祁同伟可以上达天听,这是他的优势,他可以通过龙小云的大伯,阐述三农工作。 只要能引起上头的重视,这就足够了。 对于东山市的改革,以及如何拉动当地的经济,祁同伟的心中,早就有了算计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