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6节
袖侧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96节,重生在夫君登基前/碎金,袖侧,龙腾小说网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但自古以来,历朝历代,都把它的行政区划归到陕地去。 因梁州乃是蜀地门户,譬如裴泽想打蜀国,只有几条为数不多的路线可以选择。他便选了梁州。 梁州作为蜀地门户,若行政区划上归属蜀地,则蜀地就可以完全封闭,自成一个区域,更易割据。 对皇帝来说,这怎么能行。 所以像梁州这样明明是一地的重要所在,却被规划给了另一地统领,其实是很常见的。 这就是为什么从舆图上看,各道的形状非是整整齐齐,而是犬牙交错的。 这是政治的智慧,统治的艺术。 而裴泽遇到的麻烦是有人跑到晋帝面前去告他状去了。 开门 当时, 看着晋国形势向好的方向发展,金州、洋州和均州差不多是前后脚上表给晋帝称臣的。 然后倒霉催的均州,被叶碎金给盯上了。后面就被裴泽和叶碎金给瓜分了。 进京的使者等从京城回来, 自己的东主都凉透了。 但洋州和金州的奏表, 晋帝接受了。当然他们没有叶碎金那么会讨晋帝喜欢, 能得实惠。他们既然称臣,就得老老实实地给晋帝缴税。 金州洋州对裴泽一直还挺警惕的。果然这个人有亡我之心,他打过来了! 金州是猝不及防, 裴泽封了所有往京城去的路。 洋州起先还隔岸观火,等裴泽打完金州没停, 往洋州冲, 洋州知道不好了。一边抵御,一边往京城派了使者去告状。 绕了路,躲过了裴家军的封堵。 使者挺不容易的,真的到了京城, 嚎啕大哭,向皇帝申诉裴泽侵犯洋州。 这种事, 皇帝一般担当个调停人。因为晋帝立国时间还短,并未对制度做出什么大的变革, 一直还是承袭前魏的制度。 如邓州唐州,如房州裴泽这样的,他们手上的自主权是很大的。 魏朝时, 节度使们就经常越界侵占别人的地盘。 他们有独立的兵权和财权, 割地以据, 皇帝拿他们也没办法, 也就下旨申斥一下, 调停调停。 晋帝如今也是这种态度, 尤其,他一看裴泽先打金州后打洋州,很显然洋州之后下一个要打的就是梁州了,他的终极目标是蜀国。 这太明白了,裴泽是剑南裴家的血脉啊。早早地老将乔槐就在晋帝跟前哭过一回了。 晋帝当然愿意裴泽打蜀国。但不是现在。 他这两年身体变得不好了,打蜀国这件事,前几年还有过雄心,现在没了。想留给下一代。 裴泽他还要再养一养,反正裴泽还不算老,再养个十年也就是四十来岁,照样还可以打蜀国。 皇帝下旨申斥了裴泽,勒令“即刻止步,不得再开战端”。 圣旨到的时候,洋州已经打下来了。 要么说政治是门学问呢,圣旨字里行间告诉了裴泽“给我停住,不许再往前了”。但是没提金州洋州怎么办。 裴泽对圣旨的意思领悟得很到位,好好地把金州洋州揣进自己的囊中,然后给晋帝上了谢罪表认错。暂时停住向前的脚步。 裴泽和晋帝互相体谅,自然还是亲亲爱爱好君臣。 倒霉蛋金州和大冤种洋州以后就是裴泽的地盘了。 裴泽停下脚步不打梁州也不全因晋帝不许。 他其实原本就打算打到这里。蜀国这几年一直在扩张,梁州已经在蜀国的实控范围之内。 控制了梁州,蜀国现在就可以实现完全的自我封闭了。 裴泽现在虽已扩兵两万,也根本不可能打得下来。 他试探了一下,就明白了一点——没有十万二十万的大军,谁也动不了蜀国。打蜀国,根本不是他目前这个量级能考虑的事。 裴泽如今倒也尝到了快速扩张的甜头。 只他扩兵至两万人,扩得太快,也需要时间来消化。 裴家军的精良,不能被快速扩张拖累。 未来,他或者是裴定西,要面对的是蜀国这个庞然大物,必须得有强兵。 女婿赵景文是个有能力的人。这两年跟着他,跟着裴家军,他军事上的能力突飞猛进。 比这更让裴泽欣赏的是,赵景文实在有一双伯乐眼。他十分会看人的。 他连续荐给裴泽的几个人,都是人才。 在这些人的佐助下,裴泽治下的民生也有了进步。 裴泽如今的心态,已经和从前的悲观不太一样了。 蜀国庞然大物,撼动不了。那他就得好好经营。 掌权者的心态变化,直接反应到治理上,直接能被有识之人察觉到。也开始有文人、商人来投靠他。 如此看来,未来裴定西的家底子要比裴泽从剑南道流亡出来,一穷二白的时候强太多了。 或者光复剑南,需要两代人甚至三代人来共同努力。 裴泽暂停脚步, 写信给了叶碎金。 叶碎金在信中回复他:“时机未到,待到了,我助兄长攻蜀。兄长如今重要事,练好兵,培养定西。” 她在江南一切都顺利。 裴泽十分欣慰。 那么什么时候是她说的“时机到了”的时候呢? 裴泽负手望着无垠碧空,悠悠白云,慨叹人生短暂,万物渺小。 四月,襄阳守将请求荆州给他补仓的申请再次被“高盼”打了回来。 襄阳守将心里七上八下的。 因他去年申请过一次,也被驳回了。 这是第二年了,库里的亏空实在太大了,再不补,恐怕以后很难补齐。 可又收不了手。 谁嫌银子烫手呢。库里的粮是高大人的,可入了荷包的银子是他自己的呀。 一旦有了开始,怎么还能收得住。 从前年年尾,到今年,襄阳往外贩粮这件事就没停下来过。 总有地方需要粮食。卢十四总有办法找到买家。 守将拿钱拿到手软。 同时另一方面,他隐隐听到风声,说荆州的大权已经旁落,被主公不知道从哪里认的一个义妹把持了。 什么义妹不义妹的。守将听到就嗤的一声。 若说义子那很常见。他还是高盼的义子呢。但义妹是什么玩意? 姘头就说姘头,内宠就说内宠呗,偏要整个义妹的名分,假惺惺。 这女子不知道什么来路,居然能干政,可知是个厉害的。 也可能是房中厉害。 但守将听说高盼被架空,实在将信将疑。 因政令一直都是通的。有些公文的批复上的字迹也没变,是他很熟悉的高盼的亲笔字。 他试探过几回,派去的使者见到的也的确是高盼本人,回来说并未见异样。大人甚至还更胖了,一副心宽模样。 但又真的疑点重重。 高盼命他收复樊城,他也一直未做到。因他若真跟樊城硬打,实在两败俱伤。 高盼显然也很明白,对他催的并不紧。 但荆州一直不给他补仓这件事,荆州那边给的借口听着也合理。一是高盼在扩张地盘在打仗,一是高盼向楚国称臣了,要纳岁贡。 理由听起来似乎合情合理。因江北现在安稳,肯定得先紧着南边扩张地盘。 但不知道怎么回事,今年的商路好像特别不通畅。 襄阳城有许多东西都出现了短缺。 莫非是因为楚国的原因吗?楚国跺跺脚,影响了整个江南。 守将怀疑江南许多商人因为楚国的原因,改走别的路线北上了。才导致了各种货物短缺。 守将不知道,叶碎金在开始打复州、鄂州的同时,便开始扼住江南通往襄阳的水路、陆路。当然那个时候她还没法扼住全部,但扼住了相当大一部分。 而后,她一路向北,拿下了郢州、隋州,完成了对襄阳的合围。 此时,长江南北两边通往襄阳的商路、补给全被叶碎金把持了,她一再收紧。 终于此时,卢青檐也来复命。 “襄阳被我掏空了。樊城亦然。”他向叶碎金禀报,“大人可以动手了。” 叶碎金给他的任务,他圆满地完成了。 叶碎金其实很想兵不刃血靠人赚取襄阳的。 奈何那个人很不配合。 “不去!”高盼怕死得紧。 “他试探过我几回了,显然听到风声了。”他到,“你非叫我去,是叫我送死。” “他可不是善茬。唉,这世上的人,没几个善茬。” 叶碎金道:“试试把他调回来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