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渡清河/四眼娃娃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926,穿成苏培盛了_一渡清河/四眼娃娃【完结】,一渡清河/四眼娃娃,龙腾小说网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“这下可不好办了,万岁爷这次,难道真要拿京通粮仓开刀了?” “咱们怎么办啊,大人?” 李彰善擦了擦脸上的汗,“都说雍亲王之前为准备春祭,在延庆殿清修了两个多月。谁知这刚出来没两天,竟然就接了个这么大的差事。” 阿齐鼐拿出信封里的另一张信纸。 “雍亲王这人一贯是针扎不穿,水泼不进的,京里的人也很难摸到他的喜好……” 阿齐鼐看着手上的信,脸上的神情微微变了些,“不过,也不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的。” “什么办法?”李彰善问道。 “你还记得一直跟在雍亲王身后的,那个身穿靛青色长袍的人吗?” “记得,”李彰善仔细回忆了一下,“看起来不像是侍卫,但身份很高的样子,跟随雍亲王的侍卫都对那个人很尊敬。” “如果我没猜错,”阿齐鼐原地走了两步,“那个人应该就是雍亲王身边最得宠的大太监,苏培盛!” “太监?”李彰善有些吃惊,“那个人看起来不像太监啊。” “信上说,雍亲王这次来通州,是带着那位苏公公一起来的。” 阿齐鼐笃定地道,“传闻这位苏公公很得雍亲王看重,若是能从他这儿开个口子,也许,咱们就能在雍亲王手下讨条活路了。” 规製 康熙五十年 二月初九, 通州府衙 “苏公公?” 苏伟刚打茅房出来, 眼前就横插出一人来。 这人不是旁人, 就是昨晚扰人清梦之一的李彰善。 苏伟回头看了看茅房,又低头看了看自己, 总觉得有点别扭。 “你, 认识咱家?” “唉哟, 苏公公的大名满京城谁不知道啊?” 李彰善笑的一脸谄媚, “小人也常往京里去,听过苏公公的不少事迹呢。” 苏伟对这一套溜须拍马的功夫早就免疫了,虚虚地应了一声, 就往前院走。 “苏公公, 您这是要出去啊?”李彰善亦步亦趋地跟了上来。 “是啊,王爷今天忙着查帐, 跟前不用人伺候,咱家就打算去出去走走。” “那正好啊, ”李彰善双眼一亮,“要说这通州城,没人比小人更熟悉了。今天就让小人做个东,带苏公公在这城里好好逛逛?” 苏伟转头看向李彰善,李彰善立马一脸的殷切挚诚…… ………… 城北码头 “师傅, 这小鱼干怎么卖?” “半斤二十个铜板, 都是新鲜的河鱼晒的,好吃着呢。” “给我来两斤!” “好嘞。” 苏公公开心地接过包好的鱼干,巴彦在后面递了一串铜板过去。 李彰善在旁边干干地陪着笑, 他荷包里装的都是真金白银,今天连银票都带了不少,还真就没带铜板。 这位传闻中的苏大公公,在通州城里已经逛了一上午了。买了四个烤红薯,两包大顺斋的糖火烧,三小罐酱豆腐,一包西洋糖块儿,在路边吃了七八串烤鱼,再加上刚才的小鱼干,统共连五两银子都没花上。 李彰善是揣了几千两银子在身上的,可惜愣是没找到用武之地。 “诶?” 前面还在四处乱走的苏大公公突然停了下来,站在一艘正在卸货的商船前头,盯着两块儿五颜六色的玻璃看。 “有门儿!” 李彰善认识那五颜六色的玻璃,都是徽商运来的洋玩意儿,据说那些长得怪模怪样的洋人喜欢用这种玻璃做窗户。 “苏公公,您看上了?” 苏伟被突然窜上来的李彰善吓了一跳,又回头看了看码头上停着的,商号颇眼熟的船。 “啊,挺好看的……” “掌柜的——船上的人呢?” 李彰善立马开足了马力,衝着船里一通喊叫,“赶紧出来,有生意了!” “什么生意?京里这时候就来接货了?” 船里走出来的人,一派沉稳的徽商派头,但在看到码头上的人时,突然一愣,“诶,苏——” “快过来!把这两块儿洋玩意儿给我包起来!一会儿给我送到通州府衙去!” 李彰善一连气儿地道,生怕身边这位祖宗突然改主意了。 吴雪松在船上站了一会儿,有点呆愣愣地走了下来,“财东,这位是您的朋友?” “财东……” 李彰善一时没能理解,有些惶惑地看向身旁的人。 苏大公公眨了眨眼睛,“这位是通州坐粮厅的官员,今天陪我出来逛逛的。他既然喜欢这两块儿玻璃,你就卖给他吧,给打个九六折,也算替我谢谢他今天的招待了。” “啊?” 李彰善突然觉得不大对劲儿,“不是,苏公公,这是我——” “这位大人, 一共二百两。” 吴雪松笑呵呵地隔在了两人中间,“既然我们财东给您打了折,小的再给您抹个零头,就算一百九十两。您看您是现银,还是汇票?” 两块儿玻璃卖了二百两,不愧是徽商! 苏大财东暗暗给吴雪松比了个大拇指,然后带着一众偷偷憋笑的侍卫,继续往前走了。 涌动的人群里,几个停在小吃摊前的人影,收敛了看向码头的视线,默默地汇进了人流。 片刻后,就消失无踪了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