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4
白茄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14,这个男二有点东西[快穿],白茄,龙腾小说网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却因为蹲的双脚发麻,直接朝前扑倒,好在就要摔倒之前被一双手给扶住了。 “没事吧?”曹昔问着,他对着孩童笑了笑,“下次得站稳了,要是摔倒可疼了。” 胡牙直勾勾看着他,就在他快松手的时候一把抓住他的手腕,将手里拎着的篮子送了过去:“哥、哥哥吃杨梅,选的都是最大最红,我特意给你留的。” 曹昔脸上的笑意一僵。 ——哥哥吃,最大最红的杨梅,都给哥哥吃。 ——哥哥吃杨梅,我特意给你留的哦。 ——最大最红的杨梅才好吃。 ——这是我一粒一粒挑出来的,最好的才能留给哥哥吃。 耳边像是浮现出稚嫩的声音,弟弟最爱吃杨梅,却每次都会将最好的那几粒留给他。 小小的孩子不但会吃,他还特别会挑。 挑的最大最红的那一种,吃起来的口感特别好,不会太酸也不会太腻。 曹昔睁大眼睛,认真的看着面前的孩童。 小小的孩子看起来很瘦,许是经常在外面跑,晒得还有些黑。 可他仍旧能从孩童的脸上依稀看到弟弟的影子。 他张了张嘴,喉间有些沙哑:“最大最红的就一定好吃吗?” 话音落下,还带着些颤音。 胡牙摇了摇头,“不是哦,是因为要给哥哥,所以细心挑选的才最好吃。” 曹昔瞬间眼红。 他真的很想什么都不管,直接将孩童抱在怀中。 可是…… 他除了僵在原处,其他的事什么都做不了。 “杨梅吃完了也不要紧,明年后年、甚至是过上很多很多年,只要哥哥想吃我都可以替你去摘。”胡牙用手中的小篮子递了过去,他洋溢着大大的笑脸,“你什么时候想吃就来找我,我一定等着你。” 曹昔压下心中的酸楚,重重点了点头,沙哑着道,“好,你等着我,一定要等着我。” 说完,他将面前的孩童记在心中,接过篮子转身离开。 外面候着的小厮跟了上去,还想着伸手将他手中的篮子接过去,曹昔并没有让,一直上了马车都抱在怀中。 像是什么都说了,又像是什么都没说。 一头雾水的苏建义看得莫名其妙,总觉得有些怪怪的,但又说不出哪里怪。 这两人难不成认识? 肯定不会。 胡牙是殷欢捡来的孩子,以前不过就是镇上的小乞丐,又哪里会认识京城的富家公子? 等这行人离开,胡牙就当着他们的面道:“我决定了,跟着殷欢去京城。” 前天殷欢就让人送来消息,说是想将他带去京城。 当时他还有些犹豫。 可直到刚刚见到哥哥,他才下定决心。 哥哥现在的处境很不好,但他知道哥哥没有放弃,一定会经过很困难的事,扫清一切障碍后再来接他。 但他不想只等着。 他想跟着殷欢的身边,尽可能的套出一些消息,或许能给哥哥帮帮忙。 “殷欢?她去了京城可不一定过好日子,你跟着去可别牵连到了。”苏建义不清楚来龙去脉,但是听到殷欢的名字就知道,这丫头的下场肯定不会好。 说什么跟着侯府千金去享福,他才不信这个鬼话。 “不要紧,我不过是殷欢捡来的孩子,侯府的人不会和我计较。”胡牙说着。 又或者说,是懒得和他计较。 和一个小乞丐计较,对于他们来说太丢份了。 胡牙昂着头,眼里带着期望,“我要待在殷欢身边,帮着大哥打探些消息,大哥也在京城,还能更好的通消息,等一切解决完,大哥就能接我回家了。” “大哥?谁是你大哥?”苏建义听得有些懵。 胡牙没给他解惑,对着博廷哥和霖哥鞠躬道谢后,就荡着小步子去小树林。 小树林里还藏着些他挣来的银钱。 挖出来后,就带着去找殷欢。 祝思一行人是在一个细雨天离开的。 殷欢一直没回镇上,胡牙跟着一同前往进京,倒是陈寡妇被留在了镇上。 她不敢进衙门找人,就怕被牵连到。 可听到殷欢等人跟着去京城,她又彻底慌了。 殷欢这是去京城过好日子,彻底把她给抛弃了?! 这怎么行? 这怎么可以? 然而,没人理会她的癫狂,各家仍旧过着各家的小日子。 两年多过去,县试即将到来。 这两年来,苏建义感觉自己就像是在做梦一样,梦中的他就像是一头驴,但凡停下来,后面就有一人拿着鞭子打算抽他。 简直是苦不堪言。 不过这么苦的苏建义,收获还是蛮大的。 老爷子给了三个月的期限,如果不能考核过,就得回家挣钱 。 哪怕家里现在有着其他的生计,也完全不让他插手,甚至还放言把家中七八亩良田交给他打理。 别说七八亩良田,就算是半亩他都会累得要死。 只能咬咬牙认真读书。 这认真也有认真的回报,三个月之后他还真通过了书塾的考核,哪怕只是刚刚擦边,那也是过了。 没等苏建义松口气。 结果老爷子又弄了个六月期限。 他真的像是一头驴,在那转着永远都停不下来。 好在,县试就在不远之后,等他通过考试就能成为童生,也算是能交个差,不用再继续转悠了。 为此,对于马上的县试。 苏建义非但没有以前的心慌,甚至还有些迫不及待,一考完他就能歇着了。 县试的地方在南林城,苏建义正掰着手指在算要带去的行李,这一次不比前次几次的赴考。 原来前去的人只有苏建义一个。 家中就算是不放心,也没有钱财支撑第二个人陪着一块去。 每次都是眼巴巴送着苏建义,在村子中急切的等着消息。 这一次不同。 两年多的时间,整个村子变化最大的就是苏家。 崭新的砖瓦房盖了起来,听说还打算在镇上买宅子,就连土地也置办了不少。 村中的人不知道苏家这两年到底挣了多少银子,但无需质疑的是,不知不觉中苏家早已经成了最富那一户。 不过村中的人倒是没什么嫉恨,巴不得苏家越来越富。 原因也简单,苏家在挣银子的时候也不忘拉扯一把村中的乡亲。 苏家是做糕点起身的。 生意铺广的越大,需要的人手自然越多。 一开始招了几个帮手,也算是给几个乡亲们挣钱的法子。 后来生意越来越大。 苏家成了附近最大的糕点商,不少乡亲成了他家的长工,甚至有一些人中还当起了行走的货郎。 这也是苏家给的主意。 能提前给村民供货,支持他们将糕点卖到周边的各个村落。 这样一来,累是累了些。 但只要肯下功夫,多多少少都能给家中挣点银钱。 再说了。 真要说累,还有活能累得过下地? 不过就是每天挑着担子走些路而已,除了糕点之外,还能搭上一些其他的物品,每个月能挣不少银子。 再说村里,也跟着发生了不少变化。 本来台民村的村民都是种些粮食,现在不同了,因为苏家是做糕点的,尤其是他家的桃子酱卖的特别火,据说京城的贵人都喜欢呢。 每年到了桃子成熟的季节,村里就特别热闹,每天都有马车踏入村内,就等着从苏家拖桃子酱。 苏家的老爷子就说了,以后的需求会更大,只要有人愿意种桃子树,桃子成熟后他都收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