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和远方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71页,炮灰在年代文里报国,诗和远方,龙腾小说网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好在还有更多从艰难岁月里走过来的干部,是支持张远申的做法的。 这些人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,心里的底线不容动摇。 工业发展重要,可人民能活命更重要,哪里有为了发展,就任由自己人民忍饥挨饿的道理?! 一番大讨论后,最终还是支持张远申的人占了多数。 经历了这一场风波,虽说险些被拉下马,张远申却也不是没得到一点好处。 群众对他的支持提升是一方面,大领导得知后还开口夸奖了他。 夸他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,号召大家都要向张远申学习,在工作上要主动开动脑筋,推动国家发展之余,还要为人民谋幸福。 大领导的这句夸奖,无异于给了张远申一张免死金牌,让他身上承担的压力大大减轻。 林知言看完信上的内容后,不禁对张远申有些歉意。 为了他提出的买粮要求,张远申承担了相当大的风险,一个操作不好,可是要出事的。 但张远申依旧按照他的要求做了。 信守承诺是一方面,张远申心中有人民更是主因。 不过张远申弄回来的粮食毕竟还是少数,对数亿嗷嗷待哺的人来说,这点粮食只是杯水车薪。 想要彻底解决缺粮问题,想法子尽快缓解旱情才是关键。 林知言想起了自己之前研究的人工降雨装置,只是这玩意儿成本实在太高,他不知道国家愿不愿意支持。 既然知道接下来的旱情还会持续一两年,林知言总得做些什么。 想到这里,林知言便找出人工降雨的相关资料,去了老周的办公室。 人工降雨?听说前些日子东北那边也有人实施过,他们用的催化剂据说是大盐粒,虽说也有效果,切实下了几场雨,可不管降雨量还是降雨时间都非常短,对缓解旱情并没有太大的帮助。 老周没想到林知言还研究过人工降雨,顿时有些稀奇的看了他一眼,觉得他兴趣真是广泛。 然而他对人工降雨可不怎么看好,每次使用的成本高昂不说,效果还不大。 只是想到林知言这段时间给他带来的惊喜,老周并没有直接拒绝。 而是拿起资料仔细看了起来,想看他这人工降雨的法子有什么不同。 林知言见老周对人工降雨不怎么信任,并没有说太多。 这个年代的人工降雨确实还很粗糙,老周会认为是瞎折腾也不奇怪。 撒大盐粒和干冰确实都能实现人工降雨,不过林知言拿出的催化剂配方,却完全不同于这两样。 催化剂的配方是跟江博士换的,对方所在的高科技位面,对人工降雨技术的研究比他前世还要先进许多。 只是高科技位面人工降雨使用的催化剂不是干冰和大盐粒,这两种早就被那个位面淘汰了,而是一种比干冰反应更加强悍的化学合成剂。 江博士所在位面的这种化学合成剂,其中一种元素是从当地独有的变异植物里提取出来的。 若是完全照搬对方给的配方,想要在本位面配出来同样效果的催化剂,肯定是不可能的。 缺了那种关键元素,林知言只能根据配方不断调整试验,后来还真被他找到了一种类似的元素。 他新调整的催化剂,使用起来的效果虽然比江博士的高科技位面差了些,但比起大盐粒和干冰,却要强上很多。 只是这种催化剂因为反应太过剧烈,根本无法像大盐粒和干冰一样使用飞机投撒,而是要用火箭发射。 他们国家现在已经成功发射过火箭,只是每次发射的成本还十分高昂,也正是因为这个顾虑,林知言才没有早早把这个催化剂配方拿出来。 但随着干旱越来越严重,波及的范围越来越广,林知言又觉得,究竟要不要用,政府自会衡量值不值得。 因为没亲眼见过,老周对林知言所说的新催化剂能达到的降雨效果,还是有些怀疑的,当即拉着他去基地的化学实验室配置了一份。 等两人从化学实验室出来,林知言就去取了自己制作的小型发射装置。 这种小型发射装置不管是装载量还是发射高度,都无法跟真正的火箭相比,用来做试验却绰绰有余。 作者有话说: 更新了~ 第29章 五零糟糠妻之子29 想要实施人工降雨, 并不是什么时候都合适,而是需要一个容易形成弱降水天气的时间点。 好在这两天都不是艳阳天,看着灰蒙蒙时不时飘过一片片云的天空, 林知言跟老周带着发射装置一路爬到一处高山的山顶。 二人选了个合适的位置开始组装, 然后装填催化剂。 当然,装填完催化剂并不是马上就能发射的, 还需要寻找合适的时间点,因此两人又在山上等了一会儿。 等到天上的积云越来越多, 林知言才把天装了催化剂的小火箭点燃。 只听得一声轰鸣,燃烧的尾焰推着小火箭直冲而上, 没多会儿就变成了黑点。 看着天空中那个越来越看不清的小黑点, 老周心里有些紧张又有些期待。 别看西北这段时间多云天气居多, 但依旧有小半年没下过雨了。 西北这边本来就缺水,河湖沟堰里的水经过半年左右的蒸发, 早干的差不多了, 这使得他们研究基地平日里吃水都格外困难。 --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